文化中国行丨丽江古城“天雨流芳” 一句劝学古训背后的文脉书韵
云南丽江古城,天雨流芳居住着汉族、文化文脉纳西族、中国彝族、行丨学古训背白族等多个民族,丽江在约800年的古城历史长河里,多元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、句劝交相辉映,书韵形成了独特的天雨流芳文化氛围。1997年,文化文脉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。中国今天的行丨学古训背《文化中国行》,我们来用一种全新的丽江打开方式,带您感受古城文脉、古城书韵丽江。句劝
总台央视记者 李晶晶:这里是丽江古城的核心游览区,我身后牌坊上的“天雨流芳”四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,它的寓意是知识就像雨水一样滋养心灵,让文明之花得以绽放。更有意思的是,这四个字在纳西语的谐音是“读书去吧”,这个汉族和纳西族共有的劝学古训,足以体现当地人对于文化教育的高度重视。
“天雨流芳”,是出自明代丽江木氏土司的劝学古训。明清时期,丽江古城开始兴办学堂,积极推行中原文化,兼收并蓄其他民族文化,让当地各族群众广泛接受文化教育,“读书明礼”逐渐成为丽江人的家风家教。“天雨流芳”也成为丽江古城历史悠远、弦歌不辍的生动注脚。
跨过“天雨流芳”木牌坊,就来到了明代木氏土司的府邸——木府,也就是现在的丽江古城博物院。位于木府中轴线上的万卷楼,是木氏土司读书和藏书的地方,它的建筑外形汲取了山东孔庙和北京魁星楼的精华,楼顶形似一顶明朝书生佩戴的八角帽,充满了浓浓的书卷气;走进去,“楼中凡宋明各善本以数万计”的藏书更是令人震撼,你不仅能近距离地端详东巴经、大藏经等“宝藏”真品,还能细细观赏大量珍贵的古代汉文化书籍,足见木氏土司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和尊崇。
“天雨流芳”,在悠长岁月中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。百年老宅“恒裕公”和它的守护者,人称阿六叔的李君兴,也在向游客讲述着丽江人诗书传家的故事。
总台央视记者 李晶晶:家风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精神财富,阿六叔的先辈就巧妙地把诗书传家的家训雕刻在了书房的木门上,你看“至要教子 至乐读书”。尽管时光流逝,字体斑驳,但是我们仍然能被这些木刻的劝学格言感染和激励。
如今,老宅里还有阿六叔的祖父传下来的“学儒”匾额,房梁上保存着凤凰衔书的精美木雕,阁楼小轩窗上的“雅”字窗格清晰可见,这一件件充满温情的“传家宝”,好像在无声提醒着后人“读书去吧”。
“天雨流芳”,古时人们对读书境界的领悟,穿越时光,浸润滋养着后世的人们。如今,丽江古城遍布着大大小小、风格各异的书店、书院,它们承载着前人勤耕好学的精神,也寄托着后人对文化传承发展的期望。
诗云书社社长 白春林:我们会邀请国内优秀的一些学者,做一些文化的交流活动,打造一个好的阅读氛围,提升阅读的品质。
选一个书店静静地看书,让旅行的脚步慢下来,也成为不少游客品读丽江、放松身心的另一种方式。
(总台央视记者 李晶晶 魏帮军 丽江融媒体中心)
- [2025-05-10 21:48] 山东省放心消费全域创建启动
- [2025-05-10 21:37]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将在西安举办
- [2025-05-10 21:33] 国家医保局印发《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机构定点管理办法》
- [2025-05-10 21:19] 首批15地入选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
- [2025-05-10 21:18] 深圳市消委会推动十大银行全面整改信用卡分期问题
- [2025-05-10 21:18] 交通运输部:多措并举提升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水平
- [2025-05-10 20:55] 国家发展改革委:以旧换新补贴的家电产品增至12类
- [2025-05-10 20:41] 去码头整点薯条
- [2025-05-10 20:37] 山东全面禁食野生动物 金蝉、蚂蚱不在禁食名单内
- [2025-05-10 20:23] 安徽省果树产业效益创历史新高
- [2025-05-10 20:19] 全国所有省份已将职工医保共济范围扩大至“近亲属”
- [2025-05-10 20:15] 话剧《北京人》——
京剧身段怎样演绎话剧经典 - [2025-05-10 20:10] 报道追踪:为人参做假证的商家被吊销营业执照
- [2025-05-10 20:04] 国家医保局印发《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机构定点管理办法》
- [2025-05-10 20:03] 红色演艺、“简述中国”、古乐演奏……清明假期“文博游”火热
- [2025-05-10 19:55] 以陈嘉庚为原型,舞剧《海的一半》启动巡演
- [2025-05-10 19:47]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|保定油条哥:保鲜生活的好味道
- [2025-05-10 19:46] 河南武陟:中医药文化融入生活
- [2025-05-10 19:31] 商务部:三大举措支持推动扩大入境消费
- [2025-05-10 19:25] 5个品种药品注册证书被注销